- 第 220 章 破解詩篇(下)

蕭疏左手按在案幾上,頭湊到慕煙的一側。

慕煙似乎覺得兩人離得太近了,偏頭看蕭疏時,兩人的臉幾乎湊到一起了,慕煙臉現紅暈,趕忙扭回頭去了。

蕭疏突然發覺,他們離得那麽近,他竟沒感覺到慕煙的呼吸。

“一起念。”慕煙說道。

“嗯。”

飛雁娥影若水,

桃崮玄都柔花。

江海汪洋鳳飛,

流波奇峰君舞。

一個男聲一個女聲步調一致地把四句詩念完了。

他們的聲音剛落下,白白的頁紙有了變化,金光一閃,一行行的金字慢慢展現在他們面前。

“成功了!”慕煙欣喜地叫出聲,如果不是蕭疏和她挨着,她會從座位上跳起來。

蕭疏心中的高興勁并不亞于慕煙,只是他沒有表現出來。

這些時日的辛苦沒有白費,他們能破解了無字書秘訣,就可以根據這些書修煉仙術,提升仙力了。

既然破解了無字書,兩個人就一刻不停地拿下書架上的書,一字一句地讀了起來。

他們先從基本開始,拿下一本《流波山修道基礎篇》,一同觀覽。

原來仙力和人族功力有着很大的不同,人族講求功力的提升,氣血運行是基本,根據功力的高低分為十個境界,依次是童元、會元、界元、武體,煉體、丹體、烈風、飓風、清風、無我。

而仙力則是分為三境和三鼎兩個等級分明的界定。

三境指的是熾焰境、丹錦境、斷雪境,此三境只是修煉仙力的根基,類似人族的功力層次差不多,三鼎包括問地鼎、問天鼎、太極鼎,進入三鼎修煉的人才真正算是進入仙人的行列,也只有進入這三鼎的人才能在修煉仙力的同時,習練法器,布置法陣。

蕭疏大致拿着自己的功力對比了一下,他大致與問地鼎初級有幾分相似,但沒有習練法器,不會布置法陣,就不能和問地鼎比肩了。

流波山同樣是根據每個人的仙力高低分為了雜役、門人、清士、使者、監事、尊上。

雜役弟子和青丘山的青衣弟子沒有太多分別,只是日常雜事更多了一些,他們也就是具有熾焰境的仙力。門人大多的仙力在丹錦境或斷雪境層次上的,是日常參與修煉的主體。

而清士的仙力已經在問地鼎之上了主要負責門人的日常修煉。使者和監事的仙力大多在問天鼎以上,這樣的人并不多,而監事則直接聽命于四大尊上,也就是四大真君。

這部書是鳳君在時所有,所以裏面記載的是四大真君。使者和監事大致均勻地分布在四大懸山上,而人君鐘堯執掌流波山守衛的戒衛閣,地君折丹執掌賞善罰惡堂,所以使者和監事層次的人更多一些。

四大懸山都屬于流波山,卻是門人弟子基本上都是各大真君培養起來的,為了避免門人弟子懈怠,流波山四大懸山每隔四年在天君的蒼翠峰進行一次仙力對決。

從書上來看,各大仙山之所以選擇功力高強的進入仙山修煉,是因為功力高強者大多數已經打通全身經脈,更利于仙力運行,提升仙力更快一些。

再有,人族功法的那些招式在仙力的配合下,會更具威力。

《流波山修道基礎篇》還談到流波山的修道五花八門,有仙力提升篇、法器篇、法陣篇、遁形篇、掐算篇、禦空篇、馭物篇、煉丹篇等八大門類。而仙力提升篇又分為小玄天和大玄天兩大境界分明的層次。

書中說,學術有專攻,貪多嚼不爛,門人弟子往往抓住其中兩三個本領修煉,更能達到極致,至今八大門類都能達到極致的也就是四大真君,其他門人弟子,包括所有的監事都達不到修煉所有的仙道的能力。

蕭疏想,身為掐算師的天靈和苗隐跟随師父修煉的也就是掐算術和基本的法器,并未修煉仙力,所以也就是半仙之體。

而真正的仙人又分為真仙、游仙和散仙,四大仙山的真君尊上都是真仙,以四大仙山為根基,游走四方的是游仙,他們的仙道法術大多來自于仙山,而散仙則是隐匿于民間,根據散落在民間的仙道法術自行修煉,很多都是不入流的,不被四大仙山承認。

其實封印術是屬于法陣篇的,這樣看來,其他三大掐算師封印秦池掐算的可能性就不大了,除非這三大掐算師偷偷地修煉了封印術。

蕭疏當然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他權衡再三,決定先從法陣篇和掐算篇學起。

他為什麽首先選擇這兩項仙術,理由很簡單,他親眼見識了魔神祖奇設計的詭煞陣和蠻荒域的厲害,這兩處從實際意義來說,都屬于法陣範疇。這樣看來一個設計嚴密的法陣可以抵擋百萬雄兵。

至于學習掐算篇,他的目的還是為了找到封印秦池掐算的人。再有,自從出的招搖山,他幾乎時時刻刻都能見識到人心的險惡,重重計謀,而要看破這些,做好提前防範高超的掐算本領是不可或缺的。

慕煙的選擇很麻利,她首先選擇的是遁形篇和禦空篇。

聽着慕煙要學的仙術,蕭疏說,你所選的好像都跟逃跑有關系。

慕煙嫣然一笑說,關鍵的時候能死裏逃生才是最大的贏家。

蕭疏想了想,覺得慕煙說的确實有道理,可他不想總是被人追得到處跑,而無還手之力。

慕煙對蕭疏的不屑不以為然,說,到以後看誰把所學在實戰時用到極限了。

蕭疏搖頭一笑,開始專心致志地學習兩門仙術。

法陣篇,書籍不過五本,但要學會卻不是易事。陰陽相持,風水布局,萬般封印,陣眼變換,生死門道,一束光線,一塊山石,一條小溪,甚至突然生長出來的小草都有可能破壞一個設計嚴密的法陣。

所以,法陣篇的字字句句都要謹記于心,而法陣布置時還要根據考慮到方方面面,一絲一毫都不能疏忽。

蕭疏邊看邊驚嘆法陣篇編著者的用心精細,點點滴滴都不是一個常人能想象到的。

不知不覺,光線暗了下來,書上的字跡已經模模糊糊了。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