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1 章 變化

沈眷将車子停在營地門口, 兩人步行而入。軍方的搬運工招聘是長期的,沒有截止日期,一路過來, 姜粒發現今晚來應聘的人似乎比昨天還要多。

目前絕大多數人都失業在家,有崗位在招的就是軍方提供的各種工作了, 之前一個清潔工的工作都要搶破頭, 更何況現在大面積的搬運工招聘, 即便有風險,這麽久了大家的心也放下了不少。

剛沈眷在路上才跟她說,今天國供超市裏各種商品的價格都漲了, 有些漲幅近1倍,這種情況下, 怕是接下去來應聘的人會更多。

“你要現在就過去嗎?才10點半, 還是我們到處走走?”沈眷看着時間提議道。

“啊, 昨天不都走了,這裏能走的地方也不多, 有什麽好走的,到屏障前看看喪屍和他們聊一聊人生嗎?”姜粒突然不知道這人是什麽腦回路,“我去看看陳靖昀來了沒?跟他問問孫灏說的問題。”

沈眷磨了磨牙,“那我跟你去吧, 反正我們也是11點20報到就可以。”

“好啊。”

只是,走到1號大棚的崗亭前,沈眷被攔下了, 他的通行證不能進入1號工作區。

姜粒頭也不回地擺擺手進去了, 留下沈眷一人孤立在寒風裏,隐約還看到陳靖昀熱情洋溢地朝姜粒粘過去……

“怎麽來得這麽早,一路過來很冷吧, 我給你倒杯熱水?”陳靖昀揚着笑問。

陳靖昀的氣質有些像春末夏起的陽光,不會過分熱烈卻又散發着滿滿的能量,讓人心頭歡暢。

姜粒笑着說,“不用了,還好,我和沈眷坐車過來的,他開車。”

“哦,那就還好,也安全許多,你跟沈眷是同學嗎?”陳靖昀說着又從口袋裏掏出顆糖遞過來,“請你吃個糖。”

“哈,謝謝,”姜粒伸手接過,“是一個學校,不過也是這次才認識的,幾個夥伴一路從機場過來,都是學生,有京大的,岚大的,還有農林大學的,農林大學的叫孫灏,他還在院子裏弄了個溫室小棚子,種了一些菜,只是也種了快一個月了,不管是土豆,小白菜,還是番茄辣椒,發芽的很少,發了芽的長得也很慢,也不曉得是為什麽。”

“他以前有這方面的經驗嗎?現在各種條件有限,種東西應該不容易,”陳靖昀微微側了下頭,“種子會不會有什麽問題?”

“不排除這個可能,他也是第一次弄,一直擔心是自己技術不過關,只是我們自己也在猜,現在這樣的光景,會不會土壤環境或者大氣環境也發生了什麽變化,導致種植出現了問題?”

聞言,陳靖昀的神色有些微妙,“軍方一直有在做各種研究,如果這方面有什麽确切的結論會向外公布的。”

說完嘴角彎彎,給了姜粒一個意味深長的淺笑。

姜粒眉尖微挑,點了點頭,不再多問,她想知道的東西大概有結論了。玖拾光

陳靖昀這話說得很微妙,她可以理解為,軍方的研究是有發現了什麽的,只是還沒有确切的結論。

也就是說,環境果然是發生了什麽變化了。

陳靖昀也岔開了話題,“今晚你好像要出屏障去送貨,啊,都不能和你一起拉車搬貨了,不過聽說外頭的變化很大,你剛好可以看看。你們這一路過來也經歷了很多吧,我都一直都沒出去過,聽說在沙漠上奔跑很輕松?”

“是很輕松,很特別的體驗……”

姜粒跟他講了講一路過來的一些經歷,陳靖昀聽得入神,時而穿插講着西郊這邊變故以來的一些情況,兩人說着說着,不知不覺就到了集合的時間。

姜粒今晚的任務要先搬上4趟貨,裝貨上車後,跟車送到臨近的區域科技谷,再下車進科技谷屏障送貨。

姜粒看着小拖車上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物品,猜想這些應該是不能拆分開來的物件,不然不需要自己跨區來搬送。

淩晨兩點鐘,姜粒坐在一輛造型有些奇特,像是密封起來的拖拉機車上,出發前往科技谷。

駕駛室前的擋風玻璃很小,而且裏外都有活動鐵皮板可以封上,姜粒坐在副駕駛室,透過玻璃,看着車燈下不斷往後走的沙路,望着前頭黝黑的幕布邊角偶爾可以瞥見的亮點,和亮點中身姿綽約像是據點的小房子,心想,這大概就是很大的變化了。

以往可什麽都沒有。

為了這麽一點“很大”的變化,不知道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代價。姜粒看着前路,一時有些失神。

回過神來才發現之前的一個光點越來越亮,大光點底下還出現了一小片小光點,随着車子的開近,姜粒看清楚了,這裏有一片圍牆圈圍起來的在建工地。

這一小片區域除了燈火通明,築牆為城,裏頭有3棟建築物看着完工了,都是毛胚房,有一棟有星點燈火,而且裏頭似乎還有在施工建設着的。

“這是?”姜粒忍不住問。

“也是據點。”駕駛車子的武警叔叔目不斜視答道。

姜粒看着這個與衆不同的據點從視線中退出,也沒有刨根問底,軍方動作不少啊。

今晚的任務,除了姜粒,駕車的武警,還有一個武警跟車坐在後頭看守着貨物,并沒有像沈眷所想的,會安排到一起。

科技谷在西郊區域的東面,路程不算太遠,大概30公裏,車子的速度一直保持在60,姜粒看着那轉速表,一直在想,到底是武警叔叔“穩得一批”,還是沙漠環境使然,但終究也沒有多問,怕他開車受影響。

就這麽一路沉默,過了在建工地,車子繼續開15分鐘就到了。

這裏應該也是軍方的一個大營地,看着布置和西郊的差不多,屏障外沙漠邊,有一小排鐵皮屋樣的駐點,一排持槍軍人站崗守衛着。

姜粒下車,看着坐在後車廂的武警叔叔下車,和站崗的人員打過招呼,迅速把4件貨搬下來,而後将其中一件用幾條松緊帶鈎挂固定在小拖車上。

姜粒正打算接過往裏頭拉,突然,屏障裏伸出了一只手來,露出的衣袖上有一個特別的徽章。

姜粒:!

武警叔叔快步上前,把一個文件袋遞了上去,那只手接住後又縮了回去。

“姜粒,你可以拉進去了,到了裏面有人接應,辛苦你了。”武警叔叔伸出筆直的手臂作出“請”的動作。

“好的。”姜粒輕輕颔首,拉起小拖車進屏障。

這次她有心理準備了,看到兩排站崗的士兵腳步也都不亂了。裏頭接應的人态度很好,但一樣簡言少語。

姜粒沒有四處張望,專注于拉貨運貨,4趟的貨,來回8次,收工坐上車時已經4點45分了。

回到西郊5點15分,姜粒看着時間又拉了兩趟貨,才捏着酸痛不已的手臂領了票券和兩盒牛奶下班。牛奶應該跟昨天一樣是她加班多拉貨的酬勞。

不過讓她分外激動的是,這次的票券居然有一張1元糧票還有一張1元的消費券。也不知是物價漲了的緣故,還是昨晚跨區域加錢了,姜粒反正心裏美滋滋的。

勞動最光榮啊!

回去後,和大家說了下了解來的情況,環境估計發生了某種變化,孫灏嘆了一口氣,愁着眉繼續水培豆芽菜去了,不是個好消息,但是他們現在只有被動接受的份。

接受現實,努力适應和改變,別無他法。

大家開始也不局限在別墅附近區域活動了,往更遠的地方去尋找工作,尋找別的機會創收,雖然一無所獲,但一直沒有放棄。

至于姜粒,就這麽上起了夜班,白天基本都用來補覺,和其他人的作息徹底錯開了,不過即使白天得到充足休息了,姜粒還是常常累得在回去的車上就睡着了。

沈眷不知是在做什麽樣的任務,也都沒有說起,姜粒也不多問。能說的他肯定都說了,不能說那肯定就是不讓說,她從小就懂。

轉眼又過了半個月,一開始姜粒還隔天就跟車去別的地方送送貨,後來這一個禮拜,就天天都在西郊屏障這邊了,不知怎的,營地裏的氣氛莫名緊張了起來。

陳靖昀和其他拉小拉車的軍人,每個晚上都是沒有休息地一趟一趟地趕着,每次天亮的時候,都癱在地上緩好久。

陳軍官雖然沒有要求姜粒盡量加快速度,但是姜粒從他的眼裏看到了懇求,每晚也盡力趕着。

原先說一個禮拜可以休息一天,後來也取消了,而且姜粒開始每次上下班都要測試能不能搬運更多的東西進出屏障,只是,每次都沒有進展。

營地裏來回的軍人武警走路速度都快了幾分,陳軍官的面容也越發地嚴肅,眉宇間可見越來越深的憂慮。

這天坐車回去,姜粒沒有睡着,把車窗打開了。

“沈眷,往年這個時候,柳樹都該發芽了吧?而且,是不是很久都沒下雨了?”

“下了,昨晚下了。”

“是嗎?下在哪裏了,是我拉貨沒發現嗎?”

“下在沙漠上了。”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