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惡魂出門】奪舍重生(1)
相擁半刻,雲影徘徊,天色開始泛白,鳥語悠揚。
謝必安再次給阿籮哭喪棒:“你執意如此,七爺拗不過你,但這次,你必須拿着哭喪棒防身,七爺放心不下你。”
阿籮從謝必安懷裏出來,指尖細細觸摸着哭喪棒的頂端,并未接過:“惡魂一出現,我就會呼七爺來,阿籮相信七爺定會趕過來,這哭喪棒,阿籮不能拿,拿了,阿籮也不會用。。”
哭喪棒是一搭三用之物,沒了哭喪棒的白無常,就像在鏖戰中失去戰馬的将軍,且這哭喪棒是陰間之物,她一個陽間人哪有資格去用,被閻王爺知道了,那還得了。
“阿籮,你從不聽七爺的話,一味蠻為,七爺打你也不是,罵你也不是。”阿籮說得太松滑,卻又勸不動,謝必安神色不安,語調失常,無奈得拿哭喪棒的手腕都沒了力氣,若無骨似的垂下了前臂。
阿籮十二分相信自己,但他自己只相信自己一分而已。
阿籮聽了謝必安的話,咯咯地笑了一陣子,打破這陣不愉快的氣氛,親密得抱着謝必安那條垂下的手臂,不贊一詞,只是傻笑以對:“嘿嘿。”
笑訖,情不自持,而後張個眼慢,容如腼腆,扭股糖似地複習摟了一下謝必安的腰,只一下便離開,沒有貪更多的溫暖。
阿籮心滿意足了,悄聲說道:“都說人之心,是最不定的,易随境而遷,但阿籮覺得自己的心從未因境而遷過,不論是在宮殿時,還是在地府,還是現在。即使阿籮常常舍隋珠而彈飛禽,遇變而倉忙,禦事無主,在人跟前上頭上臉,兩耳不聽好言,嘴裏不說好話,但七爺一直守護着阿籮的性分,所以阿籮始終澄徹純粹。”說完,阿籮喉頭發熱,羞得面紅過耳,捂着臉跑開了,不讓謝必安跟着自己。
跑開了一段距離,阿籮轉過身來和謝必安搖手,笑道一聲再見:“阿籮最喜歡七爺了,阿籮想和七爺永遠在一起。七爺,阿籮這般喜歡你,你日後可不能再用哭喪棒打阿籮了,讓二狗子看阿籮的笑話。”
謝必安沉思良久,摸不準阿籮的喜歡是哪一種喜歡,但看她眉間青澀,不夾那點男女之情。
阿籮站在微弱的亮光之處晃着身子,正接觸着這世間裏清靜純真之氣,臉上的一抹笑容在那一刻明媚了不少。
謝必安笑回:“你不上頭上臉,七爺根本不會打你。”
“可是阿籮不上頭上臉的時候,七爺還是會打阿籮,所以是七爺有錯。”說完,阿籮再次跑開。
看着阿籮步光遠去,謝必安的心似竹子那般空而虛。
讓阿籮去引惡魂出來,如讓她去馭臨崖之馬,謝必安放心不下,他像煞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勾了魂後還是會只身去看一眼阿籮,在她的住處附近轉悠半刻。
不知惡魂在何處,又摸不透惡魂的心思,遇到些聲響,阿籮身子會先發顫,白天尚輕松些,到了懸光照地,點燭照明的時分,飛蛾撲火發出的霹靂聲響都能讓她的身子繃緊。
夜間入睡,在榻上只露一雙眼睛,背貼在牆上,用手墊着香腮,緊張兮兮的,成日價地沒有睡過一回足覺,好不容易入了黑甜,夢境卻沉沉,折磨得人心慌骨軟。
如此,阿籮一刻也不敢松。
這般大半個月,惡魂還是沒有現身,真是個兜搭的魂兒。
阿籮一籌不吐,匈臆約結,但很快,她想起地府鬼差言過,陽間的人越不精神,越頹廢,惡魂惡鬼越愛找上門。第這種人的身子虛,陽氣弱,與眼光将落地之人無異,受到攻擊後也無還手之力,熱突突被吸淨精氣,至嗚呼那刻也不知道反抗一下。
與兜搭的魂兒打交道,微須僞裝,阿籮打疊精神,轉了一個念頭。自爾白日裏頭也不梳,臉也不洗,衣裳也不換,腰上帶着一方污了的汗巾子,頂着一張淚痕宛然的臉兒,咬指頭兒對着曠處發呆,有時候嘴裏還嘟囔幾句奇怪的言語,發出一連串的枭笑。
很快市曹上就來了個無根傳言,說神婆小李半夜挖人墳,遭了個大報應,被鬼魂附身了,現在茶飯不思,澤也不塗,臉哭喪得下水來,看來是被一只愛哭的邋遢鬼附了身。
阿籮也不駁,出門在外有意立而跂,坐而蹁,體怠懈,随風靡傾,妝得像那些因情而精神瘋癫的姑娘。
妝了有七八日,阿籮漸感周遭有鬼氣出現,于是更加賣力地僞裝,或不食肉,蓄意讓自己氣脫肉消,呈有難看的菜色,由內憔悴,更能欺騙人;或對鏡中的自己色勃眦溢,肆怒不住;又或達旦不瞑,帶着一抹冷幽幽的微笑,無端墜睫,日漸狼狽,強作病态。
阿籮僞裝如此,謝必安又不曾現身,惡魂見之,早已經蠢蠢欲動。惡魂吃了二狗子,精氣倍增,但只是精氣倍增,并不能滿足了他的欲壑,他更別有肺腸,欲奪舍重生。
阿籮雖是個肉眼凡胎,但與地府的關系匪淺,活似個陰間人,奪其舍來重生,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尋着謝必安最繁忙的一日,俟宵深時分,惡魂找上了阿籮。
這日的月兒被雲所遮,沒了月光,陰氣漸濃,蟲兒不鳴,鳥不歸巢,無有一陣清風,但門上的布簾,無風卻閃顫不已,階前察察有聲,似有人在外徘徊,耳畔更有水聲潺湲不已。
阿籮正要拂榻就寝,見狀,股肉戰戰不寧,急忙披上外衣,屏住呼吸,坐在榻沿,雙手藏在被褥裏,一只手握住了謝必安與自己的桃木簪。
阿籮舌頭舔着嘴唇,兩眼死死盯着門口和窗戶,只要惡魂一露面,她就要赫赫赤赤,将謝必安呼來。
提心吊膽了一刻鐘,布簾忽然靜止不動,一個眨眼,劃然啓扃,旋有赤色如匹練,從窗戶而來。赤色之中,惡魂掩笑而至。
阿籮嘴巴一啓,還未做聲,那惡魂又化為淡煙而滅。